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

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,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!

发布日期:2024-07-05 06:53    点击次数:113

鼓风机一吹,氛围感被古装剧滥用了?

《墨雨云间》里无处不在的鼓风机,让人梦回《太子妃升职记》。

近几年,营造氛围感似乎成了古装剧的第一要务。

但氛围感是否被过度使用了,以至于失去了其原有的魅力?

01

氛围感被滥用了么?

都说爽剧有三宝:鼓风机,丝带,花瓣。最近,鼓风机的存在感格外强。

正在播出的《墨雨云间》里鼓风机上大分,为了营造氛围感,不管合理不合理,到处都有鼓风机吹吹吹。

光是室外有风也就算了,但就连在室内,风也无处不在。

比如姜梨去世的这一段,卧室里不知哪来的风,吹起了姜梨的头发。

紧接着,本来只剩一口气的姜梨,突然从床上爬起来到梨树下转一圈,然后被鼓风机吹起的十级大风掀翻在地……

整个画面有一种平静的疯感。

还有女主弹古筝的片段。

从手放在琴弦上的那一刻开始,就像有什么神秘开关被打开,伴随乐声,头发和衣服会同时开始飞舞。

再一看导演是侣皓吉吉,那就可以理解了。

毕竟他可是在2015年《太子妃升职记》里首创“鼓风机美学”的鼻祖,靠一台漏电鼓风机拍出了大爆款。

可惜,这对2015年的观众来说是一场惊喜,但如今已是2024年,见过大风大浪的观众们已经对此没啥感觉了。

况且,这些年影视剧对鼓风机不分场合、不分情节的滥用,早已让观众感到审美疲劳。

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,不管是坠崖戏、落水戏,还是舞蹈戏、朝堂戏,不管是突显人物美貌,还是展现打斗的激烈场面,都少不了鼓风机的加持。

“自带鼓风机”不是一种形容,而是一种现实。

作为观众,能理解这些剧想要营造氛围感的心情。但当氛围感变得无处不在,且呈现方式越来越不合理,氛围感就成了诡异感。

还有网友发现,不止影视,在生活中氛围感也越来越重要,而且似乎已经被过度使用了。

“氛围感”成了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概念,家居环境要氛围感, 妆容穿搭要氛围感, 拍照要氛围感……总之就是万事万物都离不开氛围感的加持。

古人干大事之前要沐浴更衣、焚香祝祷,现代人人在做事情之前,要营造氛围、打造沉浸式的环境。

“氛围感”成了美好的代名词,“氛围感拉满”则代表高度的认可评价。

但很多时候,氛围感的模糊性也带来了一定的欺骗性,令我们忽略了本质。

网红餐厅们各自有花里胡哨的氛围感,但食物的味道却很难评。

短视频和产品的宣传,都在把我们往情感价值上引导,但视频内容的真实性、产品的质量好坏却越来越被弱化。

为什么人们如此需要氛围感呢?

02

为什么这么需要氛围感?

所谓氛围感,通常指的是一个环境或场景所营造出的特定气氛,它可以是通过视觉、听觉、嗅觉等多种感官体验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
这一看似抽象的概念,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。

氛围感能为人们带来审美享受。人们追求氛围感的初心,是为了感受生活的美好。

当我们置身于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环境中,无论是精致的家居布置、优雅的服饰搭配,还是富有创意的摄影作品,都能让人感受到美的存在。

氛围感还能够激发情感共鸣。

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、一段动人的音乐、一部感人的电影……都能让我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。

这种共鸣让我们感受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联系,增强了我们的社交认同感和归属感。

同时,氛围感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,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。

通过调整环境氛围,我们也可以改变自己的情绪状态。

在都市的快节奏生活中,人们需要以舒适、惬意的状态进行自我调节,放松身心、缓解压力。

随着氛围感受到热捧,“氛围感经济”也应运而生。

近年来,大众消费逐渐呈现出更加在意自我、关注内心世界的特征,氛围感、情绪价值和内心舒适度日渐成为消费体验中的重要指标。

“千金难买心头好”,人们为了追求美好生活而为“氛围感经济”买单,能收获宝贵的情感体验和情绪价值。

然而,当我们对氛围感的追求变得过度和盲目时,便会过犹不及。

03

滥用氛围感,显得矫揉造作?

氛围感的滥用会导致审美疲劳。

当观众看到太多相似的手法和场景,当一种特定的氛围被频繁复制和使用时,人们便难以再产生新的兴趣和热情。

过度追求氛围感还容易导向形式主义,让人忽略事物的本质和内在价值。

当人们过分注重创造或维护某种氛围、追求外在形式时,往往却忽略了事物本身的真实性和内涵,对真正重要的东西视而不见。

当所有人都专注于维持既定的氛围时,也会抑制新的想法和创新的尝试。

过度强调氛围感还可能引发人们的攀比心理和虚荣心,显得做作。

随着氛围感成为一种社会期望,为了追求所谓的“高级感”和“独特感”,人们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去营造氛围感,却忽略了生活的本质和真正的幸福感。

有时候人们不是关注/认同/喜爱一些事情/物品本身,而是享受拥有或经历这些的所展现出来的姿态。

这种过度的氛围营造,会让人感到刻意和不自然。

当“氛围感”三个字成为自媒体与营销圈的流量密码,本来个性化、私人化的情感体验,就会演变成千篇一律的“流水线作业”。

本应追求自然、释放天性的氛围感,却充满刻意生硬、矫揉造作的营销痕迹,渐渐偏离了本意。

如果只是跟风打卡、随波逐流,为模式化的“氛围感经济”买单,踏入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,也是大可不必。

我们需要对氛围感的滥用进行反思。

在追求视觉和情感上的吸引力时,也要确保不牺牲内容的深度、真实性和可持续性;在追求氛围美的同时,更应该关注事物的本质和内在价值。

唯有如此宜昌花田宇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,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加成熟和富有洞察力的审美观和生活观。



  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宜昌花田宇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站群系统 © 2013-2021 365建站器 版权所有